炉火淬炼英雄胆,赣水长流正气歌。革命英雄傅烈,以“经世致用”的治学精神、“家国担当”的赤子情怀、“浩然正气”的铮铮铁骨,铸就了一座不朽的精神灯塔。这光芒,穿透百年风云,不仅照亮傅氏门楣,更深深融入360万抚州儿女的精神基因,为这片土地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动能。
“经世致用”传薪火
傅烈少怀壮志。1917年高中毕业后,为实现“科学救国”理想,考入九江南伟烈大学学习英语。俄国十月革命的炮响,点燃了他心中的火焰;五四运动的浪潮,更激荡着他的救国热忱。他毅然远赴法国勤工俭学,在蒙达尔纪男子公学刻苦研习电机知识,在哈佛尔乐工厂躬身实践,将学问深深扎根于现实土壤。
在法期间,傅烈积极投身进步洪流。1922年,参与组织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。1924年,加入中国共产党,同年秋前往苏联东方劳动者共产主义大学,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、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与红军政治工作经验,为投身革命事业储备“实战本领”。他不仅严于律己,更心系伴侣进步,将妻子原名“陈彩蓉”改为“陈才用”,期许新女性以才致用,成为栋梁。
展开剩余74%新中国成立后,这种“经世致用”的精神化为傅家后人“以专业报国”的自觉行动。其长孙傅继烈,江西省化工研究所高级工程师,退休后仍心系科研;大孙女傅颖媛,南昌大学江西医学院教授,主持国家重大课题,惠泽社会;二孙女傅秀媛,艺术设计教育领域卓有建树;三孙女傅美媛,躬耕教坛,默默奉献。
“经世致用”精神,不仅滋养着傅烈的后人,更在赣抚大地的发展脉络中留下了深刻印记。今年以来,我市聚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,接连举办多场高规格对接会,签约先进制造、农产品精深加工等项目60个;成立市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中心、市科创中心、市科技金融研究院,力促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深度融合,让科研领域的“经世之才”切实转化为推动抚州高质量发展的澎湃动能。
“家国担当”践初心
生于临川上顿渡镇殷实商家的傅烈,本可安享富足。然而,面对山河破碎、民族危亡,他毅然舍弃安逸,踏上荆棘丛生的革命征途,以血肉之躯诠释家国大义。
1926年7月,国民革命军誓师北伐,傅烈随第三军转战。南昌战役危急时刻,敌军援兵压境,军官溃散,傅烈临危不惧,挺身喝止散兵,指挥有序转移,挫败敌人阴谋,获军长朱培德称赞。
1927年,“三·三一”惨案重创四川党组织。党中央急调傅烈入川,委以“重建党的组织、开展武装斗争、打开新局面”的重任。同年8月,他历经艰险,在白色恐怖笼罩的重庆建立四川临时省委,并担任临时省委书记,让四川的革命形势为之一新。
受傅烈影响,其妻子陈才用也积极投身革命。新中国成立后,其子傅德义继承父志,从军报国,续写着家国担当的忠诚篇章。
时光流转,这份担当精神在赣抚儿女身上持续闪耀。抚州籍航天员邓清明,便是“家国担当”在新时代的生动注脚。自1998年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,他先后参与神舟九号、神舟十号、神舟十一号、神舟十二号任务选拔,四次与飞天梦想失之交臂。二十多年来,他始终坚守岗位,以与主份航天员同等的标准投入训练,用行动践行“备份也是本分”的职业信念。这份无言的坚守,终于在2022年11月有了回响,时年56岁的他作为神舟十五号航天员飞向太空,成为当时执行飞天任务年龄最大的航天员。
“浩然正气”贯长虹
1928年,傅烈在重庆参加中共巴县县委成立大会时不幸被捕。面对敌人的糖衣炮弹——香茶美食、金钱官位,他嗤之以鼻,怒斥其奸。利诱不成,敌人凶相毕露,施以灌煤油、铁丝穿指等酷刑。傅烈铁骨铮铮,意志如钢,坚定表示“党员名单是党的秘密,砍头也不说”。
就义前夕,傅烈写下两封绝笔家书。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说:“我这次牺牲并不出乎意外……父亲不必过于悲伤。若干年后,你一定会理解。”在给患难与共的爱人陈才用的信中,他写道:“你是知道我怎样死和为什么而死的……要继承我的遗志,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。”信末诗句“拼将七尺男儿血,争得神州遍地红”,字字泣血,气壮山河!
正当党组织全力营救之际,国民党反动派仓促下令杀害傅烈。赴刑场时,他昂首挺胸,视死如归,以生命最后的高歌诠释了共产党人的浩然正气。
傅烈牺牲了,但他的正气长存天地。妻子陈才用强忍悲痛,无畏白色恐怖,1928年下半年潜回临川,在城郊发动群众抗租抗息。为隐蔽身份,她化身小学教员,边教书边革命。后因敌人搜捕,转调南昌,不幸被国民党特务盯上,将她逮捕。狱中,面对严刑拷打,她或沉默以对,或坚称“不知道”“不晓得”,即使被打致终身内伤,也未曾吐露半点机密。历经10个月炼狱,终以无罪获释,其坚韧不屈正是傅烈浩然正气的延续与回响。
“家风正,则民风淳;家风正,则政风清;家风正,则党风端。”傅烈的浩然正气,在新时代语境下,就是坚守原则、严守底线、对党忠诚。广大党员干部当以傅烈为镜鉴,将革命先辈的浩然正气内化为廉洁奉公、勤政为民的政治自觉、思想自觉、行动自觉,让这穿越时空的优秀家风精神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。
发布于:北京市嘉正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